车间内,彩色的军品生产线已经停摆多日。在防护服堆成的白色海洋中,员工们专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头顶上方悬挂着鲜红的横幅——“为白衣卫士铸铠甲,为战胜疫情做贡献”。20天来,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为前线生产了75.2万套医用防护服。
湖北和武汉疫情严峻,防疫物资处于紧平衡状态,个别地区出现短缺情况。为保障前线医疗物资,国资委安排部署有条件、有能力的中央企业紧急转产扩产,投入到消杀用品、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生产中,为抗疫做好后勤保障。
新兴际华集团所属企业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军需轻工生产制造,并不生产医用防护服。接下这项硬任务后,企业克服困难,迅速转产,从零开始,累计投入人员7241人、生产线117条,争分夺秒为白衣战士“铸铠甲”。2月23日,公司日产医用防护服突破8万套,超过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
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日前在相关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机集团、中国石化、兵器工业集团生产医用口罩每天合计达130万只。中央企业加紧研制口罩机、压条机等关键紧缺设备,近期将陆续实现量产。
为辅助重症患者新冠肺炎治疗,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正加紧生产各类呼吸机,目前已向武汉市第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数十家全国防控一线医院发送300余台,为湖北医疗机构救护生命提供支持。
航天长峰还发挥科技企业的自身优势,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和武汉黄陂区人民医院部署数字化手术室,配合院方利用现代化医疗手段开展远程医疗、远程观片、远程监护,以缓解医护工作者的压力,为轻症及居家隔离患者提供咨询和诊治。
抗疫一线急需负压救护车!春节前夕,兵器装备集团长安汽车旗下江铃汽车接到了来自一线的紧急订单,员工主动放弃休假,协同合作伙伴江铃集团改装车公司加紧生产。
在业内,负压救护车有“移动的N95口罩”之称,其优势在于车内气压低于车外气压,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再经过滤设备处理排出车外,既可降低车内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又可有效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2月1日,江铃2辆负压救护车在火神山医院建成前24小时运抵武汉,支持火神山医院病人转运,成为全国最早驰援武汉的负压救护车。截至2月22日,江铃已交付248辆负压救护车,接到救护车正式订单3500余辆,下线2000余辆。
在收到公司接受订单消息的第一时间,特种车及工厂技术支持部员工童磊带领团队回到了工作岗位。“我们不是医生,无法站在阻击疫情的第一线治愈病患,控制病毒传播;但我们又确实站在第一线,支援武汉,支援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童磊说。